扫码加微信
素材随手查
首页 > 好词好句 > 哲理

关于“孝顺”的好词好句

浏览次数:
有用: | 

0_4&3.jpg

描写“孝顺”的词语

  1. 孝敬、孝顺、孝心、孝道、孝义、孝悌、尊敬、敬意、奉养、赡养、顺从、不肖、忤逆
  2. 爱老慈幼、恩重如山、敬老尊贤、孝子贤孙、毕恭毕敬、承欢膝下、南山之寿、子孝父慈、忠孝两全、披麻戴孝 、返哺之恩
  3. 寸草春晖 (寸草:形容儿女的心力像小草那样微弱。春晖:象征母亲的慈爱。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难以报答。)
  4. 冬温夏清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5. 义不背亲 (讲仁义之人是不违背父母意愿的。)
  6. 孝思不匮 (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7. 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8. 孝子爱日 (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
  9. 乌鸟私情 (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10. 扇枕温被 (形容对父母十分尽心。)
  11. 问安视膳 (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

关于“孝顺”的名言、俗语

  1.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4.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5.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6.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
  7.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第一个尊是孝敬的意思。第二个尊,是使某人受到尊敬的意思。弗,不。)
  8.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色难,晚辈在长辈面前保持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
  10.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
  11.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家语·卷二》
  12.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13.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4.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15.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著名学者、文学家)
  16.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希腊教育家)
  17. 不论我现在是怎样,或希望将来能怎样,都亏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亲。——亚伯拉罕·林肯(美国政治家)
  18.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法国小说家)
  19.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俗语

关于“孝顺”的诗句

  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
    【译文】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出处】清·黄仲则《别老母》
    【译文】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聚,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3.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出处】清·蒋士铨《岁末到家》
    【注释】低徊:徘徊,流连。
    【译文】在母亲面前低回依恋,自己觉得愧为人子,不敢再叹息一路上风尘仆仆的辛苦。
  4.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出处】唐·白居易《母别子》
    【译文】人的薄情啊,还不如林中的乌鹊,母鸟不离开小雏,雄鸟总在它们身旁呵护。
  5.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出处】唐·李商隐《送母回乡》
    【译文】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报答母爱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此都做不到,人生的其他事情还能托付给他让他追求吗?
  6.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出处】唐·白居易《慈乌夜啼》
    【注释】哑哑:象声词,形容乌鸦的叫声。反哺:指乌雏长大后衔食哺其母。
    【译文】乌雏失去了母亲,哑哑地发出哀鸣,昼夜不肯离开,整年守着原先的树林,每到半夜都悲啼不已,人们听到它的悲泣都会泪湿衣襟,这悲泣声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它未能尽到反哺的孝心。
  7.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出处】唐·白居易《慈乌夜啼》
    【译文】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8.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出处】清·周寿昌《晒旧衣》
    【译文】衣服已经缝补过很多次了,非常破旧了,却不忍心轻易拆掉,因为上面有母亲缝补的痕迹。
  9.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出处】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译文】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你们是乳燕的时代,也同样远走高飞,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
  10.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出处】唐·鲍溶《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11.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出处】唐·舆恭《思母》
    【注释】殒,古同“陨”,坠落。
    【译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芦花打得满天飘飞,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着柴门盼望我了。

关于“孝顺”的句子

  1. 当我们受到委屈时,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而现在我们远在外地学习,依然牵挂着我们的,还是父母。我们也许会记得感谢在人生道路上帮助过我们的朋友,也许会记得感谢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可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忘记,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
  2.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孝”是德的根本之一。回想,从开天辟地至今,就有着许多孝敬父母的故事。“花木兰代父从军”感人至深,试想一下是什么能够让花木兰挺身而出,是什么让她代替父亲在箭如雨下的战场上英勇杀敌呢?是孝心,是她对父母的一片孝心,是父母给与她的无限力量。
  3.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是的,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品德。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同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4. 孝心是一个人具有爱心的前提条件。没有孝心的人,就没有爱心。如此之徒,人人尽可得而诛之。没有孝心的凡人会遭到世俗的鄙视,没有孝心的“伟人”更会遭到历史的唾骂。
  5. 父母年纪越大越容易感到孤单,如果这时候子女不常在身边陪伴,越发感到寂寞孤独。不要拿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为借口。孝顺父母是不能等的,如果你有心就肯定有时间。
  6. 所谓孝,不外乎是对父母爱心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的焦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待父母,这就是孝。
  7. 殊不知,在父母那里,当总统的儿子和种土豆的儿子是一样的。在“孝”的天平上,豪宅与瓦房,美味与粗粮,华衣与旧袄,都是等值的。只要我们健康、平安、努力、进步,父母就会无限的宽慰。如果我们还能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作为,有所贡献,那他们就更加知足了。
  8. 很多时候,在子女眼里根本就无关紧要的细节,在父母心里却可以掀起惊天波澜。所以,哪怕是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是替爸爸捶捶腰背揉揉肩,老人家都会有极大的满足感。
  9.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
  10.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11. 没有孝,没有根本,就没有人类传承。为人子女当孝,为人父母当慈。父母养子女叫做“养”,子女养父母也叫做“养”。前者抚养成人,后者赡养终老。
  12. 孝是宽容,宽容老人总也舍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烂”,宽容老人的唠叨,宽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孝是报答,是母亲节的一束康乃馨,是父亲生日时的一瓶好酒,是久病床前的送汤喂药;孝是耐心,耐心听取老人的话,耐心向老人解释做工作,耐心说服老人;孝是善意的欺骗,百余元的衣服不妨告诉老人只花了几十元;孝是常回家看看,回家给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13. 古语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只不过,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飞尘所掩盖了。可是在我们同学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时常发生,有些同学厌烦父母的唠叨,常常与父母顶嘴,殊不知,那些唠叨满载着父母的爱;有些同学从未关怀过父母,把父母当成自己的金库,殊不知,爱不是无底洞;有些同学视父母的爱为理所当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爱……这样的事时常发生,不由得令人心忧。乌鸦能反哺,羔羊会跪乳,而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难道真的不如乌鸦,不如羔羊吗?
  14. 孝心,并非是长大后才有的责任,也并非是用金钱就能弥补。孝心的终极奥义,就是爱。孝心其实很简单,比如,为家里清扫一次房间;为母亲倒一杯水;为父亲捶一次背……这是多么简单,可是同样是这些小事,却能让父母感动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样也不需要千万豪宅,也许你的孝心不豪华,只是一次5分的作业,一张100分的试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会接受它,因为,这里满载着真诚的爱!这才是给予父母最好的礼物!
  15. 孝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孝敬需要爱的诠释,更需要爱的奉献。爱是孝敬的基础,更是做到孝敬的必经之路,只要有爱的出现,爱的释放,那么孝敬也就随之而来。
  16. 及时行孝,就是要懂得时间有限和珍贵。总以为来日方长,总以为机会常有,却不想,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等到父母去世才感到后悔,这样行孝也就没了意义。因此及时行孝,意义重大。
  17. 做子女的人,似乎都曾有不原谅、不理解父母的经历。父母或贫穷,或无知,或自私,或蛮横——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怨恨的理由。可是,冷静地想想,我们能够善待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为什么一定要和我们的亲人斤斤计较呢?我们甚至可以与曾经势不两立的敌人化干戈为玉帛,为什么一定要对给了我们生命的人耿耿于怀呢?父母也是平凡的人,是有不足的人,就算他们真的有对不住我们的地方,也还是要与别人相区别吧?毕竟,子女之身是父母的分身,这是与生俱来、无庸置疑的。
  18. 儿女确实应该感谢父母的抚养,但“报恩”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父母抚养儿女是职责,做不到就根本不具备做父母的资格。报答父母的抚养,不意味就必须任由他们决定自己的一生。中国古代虽然有过所谓“父母要你死你也要死”的话,但即使在古代,也并不认为这就是孝顺,而是人伦丧失。
  19. 中国真正的古训,是父慈子孝,也就是父母要慈祥,儿女要孝顺,这是双方的责任。如果父母不顾你的本质,逼你放弃一生的幸福,这样的父母已经不具备被孝顺的权力了。
  20. 在很多人眼中,父母悉心抚养大家,投入了很多期望,子女是应该报恩于父母的。如果反过来让父母伤心、失望,显然是大逆不道的。有些父母甚至会打骂孩子,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生、自己养的,孩子所有的一切全都是自己的赋予,所以自己对孩子有很多很多的权利。然而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来说:打骂孩子不是父母的权利,抚养孩子是父母的义务。
  21. 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绝对服从。表面上看社会小单元的家庭以“孝顺”、“孝敬”为指导思想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是善的。
  22. 中国历来是一个宗族势力强大的宗法专制社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政治统治,中国的统治者选择了“孝”来作为其主流价值观,从而隐蔽的利用情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所以而历代君王施政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春秋战国儒家便提倡实行“仁政”,主张“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汉代的“察举制”便注重“孝廉”一科,其后的“九品中正制”也有“孝廉”要求,“忠孝”与“孝廉”作为中国政治范畴的重要内涵一直发展传承着。直到21世纪的如今大陆依然称官员“父母官”,君如父,官入母。这也是孝文化稳定社会的政治意义。
作文素材吧 www.zwsc8.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