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微信
素材随手查
首页 > 作文前沿

仿写对比法,“无痛”提升作文水平

浏览次数:
赞: | 

001.jpg

因为作文总是写不好,分数总在40分出头到48分徘徊,我的语文分数每次都可怜地在110分左右徘徊。终于有一天,我立志改变自己。于是给自己定了每周额外写一篇作文的目标。但是我发现痛苦地坚持几周之后,自己的作文无论怎么写,总之还是那么干巴巴的几句话。相比范文,不但有差距,差距还着实不小。而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这进步的幅度,只有用纳米为单位才能量出来。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脑海中也总是响起一句老师的话——“写完作文,要看看别人写的范文好在哪里?学习一下。”但真正到对比差距的时候,我才发现,根本没有办法对比。就算是同样的题目,范文写出来,和我的立意、文章结构、论据引用、个人风格、遣词造句各个方面,都是千差地别。对比完之后,感觉除了完全抛弃自己的文章,把范文背下来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好在之后,在不懈的“投机取巧”之下,我终于发现了一种“无痛”快速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方法——仿写对比法,并用这个方法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提升作文到了50+分。

什么是仿写对比法?

仿写对比法,是一种被本杰明·富兰克林等许多前人验证过的提升写作水平的刻意练习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先找一篇你认可的文章或者范文,记住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隔一天,把具体的细节忘掉,重新把范文给仿写出来,这时候需要你用自己的语言把文章意思再表述一遍。最后,再与原文进行细节对比。

刚听到这个任务,你可能会想,这还不简单,不就相当于默写范文然后对答案吗?这种类似于背范文的事情我们经常干。不对,你需要注意,这里我们需要忘掉文章的细节,只记住大意,再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与默写的不同在于,我们所有的语言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在之后的对比过程中,你会发现,就算你知道这篇文章他想写什么?它的脉络逻辑是什么?你仍然会在具体的细节上,跟原文有较大的差距,但所幸,比起原来你直接自己凭空写一篇文章,差距已经小了不少。而在不断的对比中,你也有能力想到这些细节的差距到底在哪些具体的地方,如何去弥补。

这个过程其实非常像数学,大家想想我们数学是怎么提高的呢?我们先拿到一道题,在冥思苦想之后,写出自己的解答。确定没有问题了,再去对答案,与答案的标准解答对比之后,我们会去思考我们跟答案的差距在哪里,最终修正自己的解答,找到正确的思路。而这种仿写对比法,本质上也是先写出一篇类似的作文,再去细找这个差距。

那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先把范文的意思先大概记下来,而不是像一般那样直接对着相同的题目就开始写呢?原因在于,如果你想要够到头顶上的天花板,你需要先尝试搭一个梯子,只有你在有一定的基础,即你大概知道他的意思之后,你才能够去对比之后的细节。

另外,在使用仿写对比法的过程中,我们会惊喜的发现,我们写起作文来,相比以前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头不痛了,痛苦减轻了不少。原因就在于我们再也不用去冥思苦想,我这次到底要写个什么主题,文章结构怎么去做,细节都要写些什么内容。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已经记下来的大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已。

如何使用仿写对比法?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与使用仿写对比法,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

第一步:找题目和范文

第二步:记住范文意思

第三步:隔天仿写范文

第四步:对比差距

第一步:找题目和范文

要开始仿写,那我们的第一步当然是找到仿写的对象。话不多说,先去百度一下“高考满分作文”,然后我们就惊喜地发现,百度同志已经很贴心地帮我们按省份与作文题整理好许多篇满分范文了。(我们作文素材吧中也有不少哦)之后就是要选出一篇看得顺眼的范文。选范文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范文可以旗帜分明地分成两派。一派范文偏重辞藻的华丽,抒情抒得让你起满身的鸡皮疙瘩;另一派偏重严密的逻辑,从头读到尾觉得内容丰富,论证清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先分析自己的薄弱点,是文章前后八竿子打不着,还是半点抖不出一点墨水。然后再针对弱点,找出合适的一派,“拜师学艺”。

我这里以2016年全国I卷为例,选出了如下的题目与范文:

根据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004.jpg

范文的题目为“分数不是唯一标准”(此处只列出前三段):

我看到这样一则引人深思的漫画:第一幅图中一个满脸笑意的孩子拿着一张100分的卷子,颊上是他父母鼓励的唇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拿着一张55分卷子的孩子,他愁苦的脸上巴掌印触目惊心;而第二幅图中,那个曾考100分的孩子只考了98分,脸上也因此添了一道巴掌印,另一个孩子却因为这次考了61分而获得了父母的吻。

这则漫画反映了如今家长对孩子成绩过于关注的现状“一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退步了就打,进步了就夸,仿佛那白卷子上鲜红的数字就是衡量他的唯一标准,仿佛那冷冰冰的成绩就是孩子的一切,我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我认为,他们这种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 “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私以为,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而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家长们将太多的期望寄予孩子,他们严苛的要求成了残酷的枷锁,将孩子牢牢捆绑在童年那绚丽的梦境之外。我知道很多孩子,他们一考不好就担惊受怕,生怕回到家里会经受父母“狂风暴雨”的洗礼。他们一想到考试就不寒而栗。他们的快乐童年已支离破碎,从来就只存在于记忆中遥不可及的一隅。的确,他们都是漫画中的孩子,无论55分还是 98分,只要未到标准,便被家长呵斥。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漫画中的家长用他们对“分”的严厉要求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当“分”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命根”,孩子早已失去了自由翱翔的能力。

第二步:记住范文意思

简单看过一遍之后,我们需要了解文章分了几段,每段大概说了些什么意思。

而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记住的东西有:

第一段:按时间顺序描述了漫画的内容

第二段:阐述漫画表现了家长过于关注成绩,同时抛出论点,只关注成绩不利于小孩成长

第三段: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期待让孩子担惊受怕,剥夺了他们自由发展的可能

第三步:隔天仿写范文

隔天,等我们把具体的细节忘掉后,再开始范文的仿写。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试着去仿写第三段(随便举一例):

现在,许多孩子的生活被分数和繁重的学业所限制了,家长们对分数的严厉要求如同锁链捆住孩子们的童年。笔者就知道很多孩子害怕考试,害怕出分。这些孩子就如同漫画中的角色,早已没了童年,无论55分还是98分皆此。家长对分数的要求如同一只大手,折断了孩子们的翅膀,他们的未来,难以腾飞。

第四步:对比差距

在遣词造句与文章逻辑上,开始对比仿写作文与范文的差距。看看我们相比于它是不是漏了什么东西?我们是不是表述相同的东西不及范文简洁有力?我们是不是语言过于空洞,不够具体?等等。

在这里,我们可以对比出的差距有:

内容结构方面:

论点过于强烈。直接断定了家长对孩子的强大钳制作用,就是家长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导致他们未来无法腾飞。

论据不充足。原文用十分具体的语言描述了身边孩子对于分数与考试的恐惧,但是仿写文中却缺乏这一点。

句间关联度低。从行文上来看,原文行文环环相扣,但是仿写文显得语句之间存在支离破碎的情况,缺乏衔接。

辞藻方面:

在描述家长对孩子的限制作用时,原文用了“枷锁”、“捆绑在绚烂的梦境之外”等辞藻。

在描述孩子对于分数与考试的惧怕时,原文用了“不寒而栗”、“支离破碎”等词汇。

在描述家长严厉要求的后果时,原文引用了富有深意的语句。

(作者:凯文,微信公众号“凯文学法”) 

作文素材吧 www.zwsc8.com